发表时间:2025-08-12
近日,在特康药业崭新的二期车间里,一条投资2亿元、年产6000万瓶的全自动乳剂生产线正进行联动调试——这不仅是全省首条采用“前灭菌工艺”的特医食品生产线,更是特康“智造”实力的鲜活注脚。
特康药业二期乳剂特医食品生产线
放眼望去,这条高度自动化、智能化的无人生产线精密运转:从投料开始,物料便在密闭管道中流转,依次经过前处理、无菌灌装、自动贴标包装,直至码垛入库,整个流程行云流水。 在线质量监控系统则如影随形,织就了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、无死角的数据追溯网络。
而整条生产线的核心在于其先进的前灭菌生产工艺,将灭菌工序精准前置至灌装之前,最大限度守护住营养液的宝贵成分与天然色泽,为每一瓶流向市场的产品筑起品质长城。
▲正在调试中的包装产线
“均质控制是产品生命线。”特康药业副总经理孙泽友表示,“一瓶营养液里,从数克的营养物质到几微克的微量元素,数十种成分互不相溶,却必须均匀共存、分毫不差。”这道技术窄门背后,是研发团队多年不懈的突围与坚守。
选择这条“窄门”,源于多年前那个充满勇气的决定。2015年,当国家政策为特医食品打开一扇门时,做药品经营起家的特康药业敏锐捕捉到了曙光。
经过缜密的论证与筹备,2018年4月,特康药业正式成立,锚定这一当时几乎无人识得的领域——特医食品,专为进食受限、消化障碍或特定疾病人群提供精准、易吸收的生命营养,修复受损机体。
2024年7月,公司“速劲”碳水化合物组件和“丰白”蛋白质组件粉剂产品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批文开始量产,标志着特康在特医食品领域的耕耘初结硕果。
▲特康药业展厅
“进窄门,走远路,见微光。”董事长唐永斋用这九个字定义了特康的创业哲学。他深知,拓荒者注定孤独:市场认知的荒原需要耐心开垦,而极致的追求意味着巨大的投入。
一期工厂建设,计划投入3.2亿,最终实际耗资3.7亿;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是同期收入的8.46倍。“可以说整个集团各个板块的收入都在奋力托举这个需要长期哺育的‘未来之星’。”唐永斋坦言,这条赛道上没有耐心,是做不下去的,这份近乎“不计成本”的执着,也造就了特康产品的优质口碑。
▲特康药业车间码垛机械臂
在企业实验室里,近百台进口精密仪器昼夜运转,近30人的研发团队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深度合作,将实验室的前沿动态与产业端的精准需求无缝对接。
▲特康药业实验室
路远并非独行。特康的成长与发展与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。“为了让产品尽快获批,市、区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入企帮扶,助力批文早一天落地、量产早一天启动。”孙泽友动情地回忆道,这种贴身陪跑、手把手攻坚的倾力支持, 为特康注入了前行的信心与力量。
目前,该公司已有两款粉剂产品获批量产、五款粉剂产品在申报。如今,这条承载希望的液体生产线进入调试,标志着特康在特医食品“粉液并产”的战略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。它不仅是对现有产能的补充,更是特康冲击国内特医食品行业前三目标的核心引擎。